一周简报 |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24年年会举行、《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发布...
Part 1
业界动态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24年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24年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8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举行。
学会为长期投身科技翻译事业的第八、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何刚强教授颁发“终身成就奖”,为在翻译技术研发、学科建设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11位高校教师和行业人员颁发“特别贡献奖”个人奖,2家单位颁发“特别贡献奖”机构奖,并表彰了15名“优秀科技翻译工作者”。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作了题为“科技翻译将面对国际市场向纵深发展”的主旨发言。他强调中国的国家发展赋予了科技翻译广阔前景。今后对外科技翻译将有更大的国际市场,并向垂直领域发展。人机结合是翻译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工智能语言工具正在把翻译专业推向从未有过的高端。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刘军平以“论史学方法论在翻译史研究中的价值与应用”为题,从史学方法论视角解析翻译史研究,强调跨学科视角对翻译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学会第八、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何刚强致大会闭幕词时指出,以ChatGPT、DeepSeek、Manus为代表的AI技术革新正在深刻影响翻译实践与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建议学会未来应着力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来源:中新网)
无锡翻译协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发布
2025年3月12日,由无锡市翻译协会副会长、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杨丽教授撰写的专著《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会在无锡市翻译协会举行。杨丽在会上对《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分享,就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重点反映当前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寻外语教师转型路径。本书聚焦点明晰准确,定位于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关键问题,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起点,综合运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实地调查数据,全方位考察职业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外语教师在专业发展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总结提炼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背景下,职业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路径,进而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益探索。(来源:东方网)
3月5日,一批深圳出品的AI硬件名片翻译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外籍人士提供了更加便捷友好的办事体验。
记者看到,在办事窗口,工作人员手持外形轻薄小巧的AI名片翻译器,在与前来办事的外籍人士对话时,只要按下圆形按钮,配置了翻译器应用程序的平板设备上就会显示出翻译内容,实现中文和外语之间的双向转换。
“目前,服务中心日均接待外籍人士三四百人次,业务量约200件,为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我们引入AI硬件名片翻译器,支持100多种语言的AI识别与自动转译,让外籍人士可以直接用母语和我们无障碍交流,办事更便利。”市政数局政务服务处科员王飒介绍,这一AI硬件的功能并不仅是翻译。当使用者把它贴近手机时,手机便可感应识别到以AI名片形式推送的多语言版本实用信息资讯,方便外籍人士在手机上查阅、获取关于深圳各方面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Part 2
翻译出版
《石榴花开》获年度国际影响翻译好作品
近日,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的作品《石榴花开》英文版获2024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年度国际影响翻译好作品”。
《石榴花开》中文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联合出版,是一部以新疆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何建明遍访塔城地区四县三市,通过第一手采访获得一个个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故事。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创富裕美好生活、坚守边陲国土的事迹,在他的深入挖掘中彰显出人性的美好与力量。书中将民族大团结的万千景象、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现实写得真实又动人。
《石榴花开》英文版由英国新经典出版社于2024年6月出版,由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婕、卞熙元等翻译,旨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展现新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景象。(来源:金台资讯)
Part 3
技术前沿
3月14日,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开发一项全新功能,该功能将使AirPods具备实时翻译能力,为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提供极大便利。这一创新功能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随iOS19及AirPods软件更新一同推出。(来源:央广网)
Part 4
前瞻观点
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4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作了题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发言。
他表示,近年来,我们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感到,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国内外需求广大。与此同时,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日益增大。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更宽广的世界胸怀、更强烈的时代责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为此,建议: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之基,展示中国发展新愿景。应始终坚持把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让国际社会更好认识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的新时代。
二是弘扬中华文明之光,谱写文明互鉴新篇章。应加强中国当代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好当代中国改革发展故事,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积极主动展现大国担当情怀,为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全人类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方案,赢得广泛理解尊重。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三是汇聚内外协同之力,构建战略传播新格局。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中,不断壮大的“走出去”“请进来”群体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明最具潜力的资源。在持续建强用好专业国际传播机构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支持中外人文交流,让行走中国、感知中国成为时尚,让记录中国、传播中国成为潮流。
四是彰显科技赋能之效,加快发展新质传播力。一方面,应综合施策,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科技文化产业发展,以科技之力赋予文化更丰富内涵,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同步提升。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动新科技赋能国际传播,加快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翻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建设汇集海量中国信息的外文网络传播平台,让科技进步推动中华文化传得更远、更广、更有影响力。(来源:中国网)
Part 5
会议预告
融合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医学语言服务齐鲁论坛将于3月底举行
当前全球卫生健康治理面临国际合作深化、数字技术革新、跨国医疗需求激增等多重机遇与挑战。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打破医学信息壁垒,语言服务作为知识共享、技术协作与文明互鉴的桥梁,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统医学文化传播、跨境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合作,离不开精准、高效、规范的语言服务支撑。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正在重塑医学语言服务的生产模式,推动医学翻译、健康传播等领域向智能化、数字化跃迁。
在此背景下,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联合山东大学和山东省翻译协会,于2025年3月29-30日举办“融合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医学语言服务齐鲁论坛”。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聚焦“语言+医学+人工智能”交叉前沿,探索医学语言服务在战略协同化、技术智能化、学科整合化三大维度的突破路径,旨在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语言服务的中国方案,助力“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双轮驱动。
会议议题:
临床语言学
健康传播与医学语言服务
大语言模型与医学语言服务
国际医疗卫生合作与语言服务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语言服务
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3月29-30日
地点: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
报名及联系方式:
本次会议不收会务费,交通食宿自理。
1.联系人:赵老师,13589088330
2.会议微信群(2025年3月11日前有效)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公众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高端论坛将于4月举行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多元文化的理解与互鉴,推动沿线国家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现拟于2025年4月5日-6日在中国新乡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高端论坛。阁下在此领域深具造诣,学识渊博,享誉学界,现诚邀您拨冗莅临与会。
会议议题包括:
1.区域语言文化发展研究;
2.语言与文化认同研究;
3.文学与文本性研究;
4.教学的理论与创新研究;
5.理论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6.语言学研究。
会议联系人
静老师:0373-3329306
维莲娜老师:+8617837309725
刘老师:0373-3326558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官网)
2025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将于4月举办
为全面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的源头供给,打造务实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为培养“既会外语也懂文化”的多元多层次大学外语人才,更好传播、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传播、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传播、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2025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定于2025年4月11日-13日在杭州举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共同探讨国际传播能力与体系建设、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多层次、多规格、多主体协同合作、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主要内容。为做好会议各项工作,委托华语教学出版社、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举办形式为线上线下结合。
会议设专题论坛,专题论坛主题主要包括: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大学外语教学价值引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外语教学课程融合;
3.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四新”大学外语教学与实践;
4.新型大学外语教育资源建设与技术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
联系方式: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
方晏:13691053188
华教出版社
刘文:13913935381(微信同号)
邮箱地址:WYFS@sinolingua.com.cn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公众号)
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将于4月举行
2025年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定于4月24日-25日(23日报到)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年会以“译智向未来:塑造翻译新质业态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翻译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际传播和对外交往工作大局。现正式启动报名。
报名联系人:
张老师 010-68997645 (会员事宜咨询)
王老师 010-68990058、15901460495(缴费事宜、年会活动咨询)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公众号)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第15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4月举行
1、 英国文学(史)与科技(史)2、 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科学想象3、 英国(反)乌托邦文学中的科技4、 英国文学科技书写的伦理5、 英国文学中的科技与生态6、 科技史与英国性的文学塑造7、 当代英国科幻文学8、 文学与科学文化的新思考9、比较视域中的英国科幻文学10、中英科幻文学比较研究11、英国科幻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联系人:陈老师 028-84078933,18101362132;郭老师 028-84078005会议专用邮箱:britishlit2025@163.com(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认知翻译学研究”第三届认知翻译学专题论坛将于5月举行
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及《语言、翻译与认知》编辑部、北京译国译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博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将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认知翻译学研究”为主题,邀请国内认知翻译学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并举行专题研讨。热忱欢迎对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认知翻译学研究感兴趣的师生参加本次论坛。
会议议题包括:1.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认知翻译学理论研究2.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翻译模式与方法研究3.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口、笔译认知过程研究4.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文学与文化翻译及其接受研究5.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人工智能与翻译研究6.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7.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翻译教育研究8.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翻译与文化认知研究9.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国家翻译能力研究10. 其他相关议题会议内容相关咨询:邮箱:rzfyxlt@163.com电话:傅老师,010-68901969 田老师,18213082467
报名及缴费咨询:杨老师,010-88819033任老师,010-88819587(来源: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第二十一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论坛将于5月举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注重学术传承及人才培养,自2004年起,已经成功举办20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论坛。本论坛旨在为相关领域博士生的学术交流互动与成果展示搭建良好平台,帮助博士生厘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解决研究疑惑、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术后备力量,繁荣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及提升。
“第二十一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论坛”拟于2025年5月10日-11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大会主旨发言,并组织博士生进行小组讨论,由相关领域专家老师进行点评。
本次博士生论坛集中讨论的议题主要包括:
1. 第二语言研究: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语言测试、词典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2. 社会及公共话语研究: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
3. 语言本体研究:形式语言学、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等。
4.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语言研究,相关挑战、机遇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36207231
官方邮箱:gdufs_phd2025@163.com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官网)
首届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5月举行
本世纪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2024年11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成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以期推动翻译学、传播学等领域学者协同联动,积极构建能够有效指导对外翻译传播实践的理论体系,探索以国际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为导向的翻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进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专委会拟定于2025年5月16日-18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首届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诚挚邀请国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界专家学者与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组织机构成员(拟申请专委会理事者原则上务必参会),并与各界专家共同探讨翻译与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协同,为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贡献智慧。
会议围绕“新时代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主题,主要议题包括:
1. 翻译与国际传播效能
2. 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
3. 翻译与文明交流互鉴
4. 对外翻译传播实践的理论体系
5. 翻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路径
6. 服务“一带一路”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
7. 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8. 人工智能在翻译与国际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会议将采取大会主旨报告、专题论坛交流研讨等形式, 会上宣读论文将择优推荐发表。
联系方式:
会议邮箱:trans2025xisu@126.com
张老师:15202454898
李老师:17719523627
邓老师:15281185060
(来源:语言服务行业公众号)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将于5月召开
为深入推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际传播战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定于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在山东大学(济南)举办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
会议主题为“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责任”,将围绕以下关键词进行探讨交流:
使命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
机遇 加强翻译技术赋能,创新高端翻译协同育人机制
实干 深化产教融合理念,提升高端翻译职业胜任能力
联系人:郑老师
电话:13156181415
联系人:周老师
电话:15963117569
邮箱:jzwnh2025@126.com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公众号)
第十一届亚太翻译论坛将于5月举行
在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的支持下,第十一届亚太翻译论坛将于2025年5月21日-23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
亚太翻译论坛创立于1995年,每三年举办一届,旨在为亚太地区翻译界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第十一届亚太翻译论坛欢迎亚太及其他地区的翻译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就“文化、连通与科技:翻译社群 创新视界”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本次会议广泛涵盖不同背景下笔译、口译及跨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论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人工智能在现代笔译及口译实践中的角色
机器翻译与人机合作
人工智能驱动的翻译之伦理考量
人工智能本地化的挑战与机遇· 笔译与口译教育的创新
人工智能时代笔译与口译职业的未来
人工智能对笔译与口译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
会议网站:
https://ctn.hkbu.edu.hk/aptif11
(来源:亚太翻译论坛官网)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制作|绢生
审核|肖英 / 万顷
终审|清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