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简报 | 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第三届翻译学国际前沿课题研讨会举行
来源:译世界 作者: 时间:2024/12/02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2024年第43期,总第365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 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2024年11月23日-11月29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业界动态翻译出版会议预告
Part 1
业界动态
资深翻译家荣如德逝世,享年90岁
上海译文出版社11月26日消息,译文社编辑从家属处得知,资深俄语、英语翻译家荣如德先生于2024年11月26日上午8时56分,在上海仁济医院仙逝,享年九十岁。
荣如德,1934年12月生于上海,上海文史馆馆员,著名俄语、英语翻译家,曾任教于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上世纪五十年代投身翻译工作以来,荣先生翻译了大量优秀的俄语、英语文学作品,主要译作有:奥威尔《动物农场》、索尔仁尼琴《癌病房》、狄更斯《雾都孤儿》、斯蒂文森《金银岛》、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萨克雷《名利场》、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这些作品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依旧深受读者的喜爱。(来源:新民晚报综合上海译文、中国新闻网)
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11月23日,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暨翻译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作特别致辞,由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梦溪代为宣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中国外文局原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岸明出席。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及赛旗交接仪式。共有1230名获奖者从4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其中21名选手荣获一等奖,22所院校获最佳组织奖,湖南师范大学获组织承办奖。
活动期间,中国翻译研究院分别与上海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译品网签署了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中原文化与外交话语翻译传播基地、历史文化公众教育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建筑文化翻译研究基地、中国新能源汽车文化翻译研究基地等战略合作协议。
主题发言环节中,中国侨联顾问、中国翻译研究院顾问唐闻生,外交部翻译专家、原驻外大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翻译制作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璐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新时代翻译工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与感受。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译文评析讲座,以及“翻译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翻译与文明交流互鉴人才培养”两场专题座谈,与会专家展开热烈研讨。(来源:中国外文局)
第三届翻译学国际前沿课题研讨会举行
11月23日,“第三届翻译学国际前沿课题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杜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16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200多位外语教师和研究生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开幕式上,广外副校长刘建达教授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翻译研究需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赢得进一步拓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名誉主编王克非教授介绍了会议举办初衷,强调应时刻保持学习态度,随时跟踪学科研究前沿。
会议采取两人对谈的形式,16位专家学者分为8组,分别围绕翻译学不同分支研讨最新研究进展。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和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首先围绕翻译理论阐述了与其他学科理论融合等新趋势,指出一部分研究忽视批判性思考等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李德超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翻译为核心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呼吁学界与实业结合、挖掘AI潜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从技术视域加以回应,指出AI深刻改变了诸多翻译研究元问题的视角。香港理工大学张其帆副教授讲解了多篇口译研究最新论文,特别关照了手语口译这一常被忽视却有迫切需求的领域;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则由“新在哪里?前沿在何处?”切入,通过实践、教学、研究中的新概念、新话题、新角度等勾勒出当前国际口译研究的框架。翻译到底如何影响和改变了汉语?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庞双子和西南大学胡显耀教授深入研究发现,翻译文本呈现受限语言特征和先导性、规范性,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比语言接触更为显著。
文学翻译始终是翻译领域的重中之重,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从文本、译者、意识形态等多方面介绍了文学翻译研究的最新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跨学科、多元统计、历时复合发展、语料库批评译学等方向;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则从近代“小说救国”谈起,最终落脚于方法论突破、受众与效果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未来研究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戴光荣教授和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集中研讨应用翻译研究,不但检视了理论与实践割裂、语料库数据难以实时更新等问题,更提出了应用、可用、适用的应用翻译研究新三分法。杜伦大学郑冰寒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关注AI对认知口译研究的深刻影响,指出机器已经深度介入口译过程,口译员角色已发生转变,需重新检视口译认知模型、建构研究方法。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力图摆脱传统上过于依赖形式特征的翻译质量评估,转而借助大语言模型开发基于语义的量化评估;香港理工大学刘康龙副教授则补之以语料库翻译学、计量方法和AI技术引入的新进展。(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
数智时代翻译技术与民族文化翻译研究高层论坛举行
近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与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数智时代翻译技术与民族文化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
论坛上,来自国内翻译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外语教育教学领域的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翻译技术发展。
本次论坛以“数智时代的翻译技术与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为主题,旨在加强协同联动,推动创新创造,在创新组织培育、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发力,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和人才汇聚湖南,推动湖南翻译事业蓬勃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
本次论坛设四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数智技术驱动下的翻译、文化传播与外语教育研究”“人工智能时代跨文化翻译与传播的多维研究”“文学与典籍翻译的多元探索与国际传播”“新媒体技术视域下湖湘红色文化传译研究”等学术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来源:华声在线)
武汉高校首届翻译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举行
11月23日,由武汉翻译协会主办、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武汉高校首届翻译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以“翻译教学与研究”为主题,旨在促进高校翻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进一步推动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翻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翻译教学”主题报告中,专家们从教学模式、AI元素融入、机器翻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翻译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度探讨,为未来的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教学模式的创新、AI元素的融入、机器翻译的合理运用以及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将共同推动翻译教学向更加高效、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据悉,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武汉12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多家企业代表共140人参会。同时,会议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业内同行在线观看,在线参与人数达10104人。(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Part 2
翻译出版
波兰国宝级作家托卡尔丘克最杰出代表作《雅各布之书》中文首译版面世
近日,波兰国宝级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之作”《雅各布之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重磅推出。本书厚达千页,风格奇异,广涉欧洲历史文化,由波兰语原文直接翻译,译介难度极大。自波兰原版出版至今时隔整十年,这部千页巨著的中文首译版终于面世。
2014年,波兰语原版《雅各布之书》一经出版即成为一种“现象”。其庞大的体量并没有令读者望而生畏,仅一年间,发行量就迅速达到10万册,并揽获了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的评审团奖和读者选择奖两项荣誉。此外,该书还获得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美国国家图书奖长名单,获评《纽约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共选的“年度最佳图书”。
《雅各布之书》以真实历史人物及事件为原型,旁征博引纷繁复杂的史料、历史图画,以“雾之书”“沙之书”“路之书”“彗星之书”等为题共分为七个部分,时间跨度自18世纪起一直延续至20世纪。全书共1038页,出场人物200余位,历史插图近100幅。小说聚焦18世纪饱受争议的宗教人物雅各布·弗兰克,穿插多条叙事线索,不断变换多元的叙事视角,对雅各布的一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在《雅各布之书》中,托卡尔丘克纷扬而恣意地发挥其“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全书如勃鲁盖尔的现实主义绘画一般充斥着各色的美妙细节,重构起了一个隐秘的历史时空。(来源:文汇报)
Part 3
会议预告
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24年会暨翻译教育教学研讨会将于11月29日-30日举办
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外语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数智时代翻译技术与翻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甘肃省高校翻译教育教学发展,培养新时代技术赋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24年会暨翻译教育教学研讨会”拟于2024年11月29日-30日在兰州城市学院举办。
会议主题为:技术赋能翻译教育发展 培养新时代翻译人才,论坛主要议题包括:● 翻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与课程思政● 翻译课程与资源建设● AI时代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 中国文化外译与国际传播● 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 大学外语翻译教学与研究
联系人张晓君:13679425678王丽红:13919901250(来源:追梦外院YOUNG)
2024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育创新论坛将于12月6日-8日举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专业和翻译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的翻译方法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时代发展需求。为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研究最新趋势与翻译教育创新路径,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与东北林业大学将于2024年12月6日-12月8日在哈尔滨市联合举办2024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育创新论坛,旨在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创新。
一、会议议题包括:1.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2. 多模态翻译与本地化服务的创新实践3. 机器翻译与人类翻译的协同工作模式4.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翻译质量控制与评估体系5. 全球化背景下AI翻译促进语言多样性6. 翻译教育中的技术融合与课程设计7. 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伦理与版权问题8.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工智能翻译与文化传播9. 翻译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
联 系 人:周明联系电话:13476057079会务邮箱:witta2024@qq.com(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4年京津冀翻译教育论坛将于2025年1月3日-5日举行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翻译赋能国际传播的水平,推动京津冀地区翻译教育深度合作交流,2024年“京津冀翻译教育论坛”改期于2025年1月3日-5日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天津蓝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主题为“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要议题包括:1.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2. 人工智能与翻译教育3. 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4. 翻译教育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5. 政治文献翻译与国际传播6. 民航文献翻译与国际传播
会务组联系方式陈双双:152 2215 6125 (微信同号)白 辉:139 0202 0608刘 君:159 0037 3135会务组邮箱:cssdouble@163.com(来源:教育部航空外语课程虚拟教研室)
2024年语言服务40人论坛将于2025年1月5日举行
由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澳门中西创新学院、语服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24年“语言服务40人论坛”将于2025年1月5日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论坛主题为:智能语言服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议题包括:1. 大语言模型技术与语言服务产业发展2. 中国语言产业发展3. 智能语言服务技术创新4. 区域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5. 应急语言服务与应急产业发展6. 老年语言服务产业与银发经济7. 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8. 跨境语言服务业扩大开放9. 语言服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10. 语言智能与语言服务教育发展
会务组联系方式:田倩倩老师 手机:13011087781;邮箱:e@lsc40.com(来源:语言服务40人论坛)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制作|沁歆审核|肖英 / 万顷终审|清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