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践 | 交稿deadline!如何利用行业标准快速提高翻译质量?

来源:译世界 作者:李明 朱宪超 时间:2024/11/21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11月,是中国翻译协会的第九个分支机构,也是中国译协唯一一个由翻译服务企业组成的委员会。为进一步促进行业交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委员会面向会员单位广泛征集翻译服务企业管理运营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并联合译世界平台推出“译践”栏目,定期发布语言服务行业最佳实践案例,供行业内外人士参考交流。


本文为“译践”第13期,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实现翻译的专业性,提供高质量翻译


高质量的翻译不仅要求译文的意思正确,(尤其是术语)还必须符合专业领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目前,翻译及语言服务企业的一大基本特点是:专职从业人员大多是语言专业背景,缺乏专门的行业背景,而翻译市场所涵盖的领域却是五花八门。“功夫在诗外”,要做好翻译,除掌握语言上的技巧外,储备和积累行业知识也是必须的,这也是翻译硕士(MTI)入学考试纳入“百科知识”考察的原因所在。翻译及语言服务企业的另一大特点是:不仅新手译员可能常会触及知识盲点,即使资深老译员,也可能对跨行业的新领域或者某一大领域中的细分领域不甚熟悉。


那么,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尽量实现译文的专业性?本文尝试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翻译“要多查”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建议。关于“查什么”和“如何查”,较多的分享案例都是围绕“查词”展开。


本文的方案有别于只查询某个具体词汇的常规方法,而是对某一领域的背景知识进行系统检索,从而实现查询的批量化。这类似于咨询顾问的行业研究——“七天,如何快速了解一个陌生行业?”这听上去很难,且翻译允许的查询时间也远不可能长达七天。但是,翻译所需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远远低于咨询,其实完全可以按行业研究的方式来查询,因为不管原文难度或专业性如何,翻译只要能对应输出专业译文即可,有时甚至不用深入理解原文。


相比普通查词,这种方式更快捷高效,译文输出也更专业。尤其对于语言背景的译员来说,通过查询“标准”来实现快速查术语和获取背景知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01
知标准


按照2017年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而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T对应推荐的推。与国家标准相关的还有指导性技术文件GB/Z,Z是指导的意思。


除中国标准外,还有其他国别标准,以及国际标准。按照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规范翻译行业自身的相关的标准,举例如下:


GB/T 40036-2021 《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 要求》(Translation services—Post-editing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Requirements)


GB/T 20000.10-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0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Guidelin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0: General rul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GB/T 20000.11-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1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Guid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1: General presentation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国家标准可以全部或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 等同采用:identical – 代号IDT

  • 修改采用:modified – 代号MOD

  • 非等效采用:nonequivalent – 代号NEQ


此外还有“等效采用”(equivalent,EQV),但不适用于我国。有关这几项采用程度的相关含义,参见《ISO/IEC导则21》(ISO/IEC Guide 21)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1:ISO 18587: 2017(左)和GB/T 40036-2021(右)


如上图所示,GB/T 40036-2021实际上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8587: 2017,即两者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除翻译行业自身的标准外,翻译所服务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其中,存在双语(甚至多语)对应规范版本的标准对于提高翻译效率最有帮助。


即使在没有等效(IDT)采用,而是修改采用(MOD)或非等效采用(NEQ)国际标准,甚至只有国别标准(单语)的情况下,标准对翻译一样具有价值。比如:标准的名称通常是双语,标准文件包含的“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这一基本要素也多为双语。某项标准的术语是相关领域专业和规范的表达名词,构成了翻译所需的专业“术语集”;标准正文是相关行业知识的精华,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快速了解某个行业或某个细分领域的背景知识。下图: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Directiv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standardizing documents)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2:GB/T 1.1-2020

名称或标题(左)- 术语和定义(右):均为双语


我国还有些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标准(即只有官方中文),但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从1997年起开始将一部分国家标准翻译成英文(即还有官方外文版)。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2019年底,国家标准委进一步发布了《加强国家标准及其外文版同步立项、同步制定、同步发布工作的通知》,以加快推进国家标准的双语(多语)版本的“三同步”工作,尤其是针对可以促进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领域。不同于普通的翻译版本,官方译文更为准确和专业,因而极具参考性。收集此类标准,自然可以极大帮助拓展翻译领域和提高翻译效率。


02
查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下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是负责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国家机构。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类官方机构网站都提供标准数据库查询服务。SAMR网站查询地址为:https://std.samr.gov.cn。


图片

3-A: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


图片

图片

3-B:https://std.samr.gov.cn/gfs/query


图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数据库:

A-     国际和国内标准

B-     国家标准外文版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网站显示:(图3-A)——截至2024年6月2日,我国国家标准数据库共有2032项现行强制性标准(GB),这些标准可以下载和/或在线阅读;现行推荐性标准(GB/T)有42270项,一般提供在线阅读,部分推荐性标准因“采用了ISO、IEC等国际国外组织标准,涉及版权保护问题”而只提供标准题录信息;该系统另收录现行有效指导性技术文件(GB/Z)607项。图3-B——国家标准外文版,已发布1926项,正在批准1286项,正在审查67项,正在翻译1484项。


虽然我国部分推荐性标准和标准外文版暂时不能浏览和下载,但由于此国家标准数据库提供了全面的标准题录信息(除了中国标准题录,还有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信息),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查询线索。而以英文表达的国际标准,部分可从ISO官网获得预览。


03
用标准


1. 标准的扩展


首先要知道查什么标准。相当多的源语言文件都直接给出了所采用的标准(如ISO、GB和GB/T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按标准编号和名称进行查询。其次要尝试搜索原标准对应的目标语言标准,如有ISO标准时查GB,有GB标准时查ISO。最佳的是查询等同采用(IDT),其次是修改采用(MOD),再次是非等效采用(NEQ)的标准。


搜索技巧一般是在标准编号、中心关键词等后附加这些采标代号。再次要尝试进一步扩展查询标准,除标准正文提及的参考标准外,还可用中心关键词在标准数据库中检索,从而获知相关的全部标准。就以“翻译”为例:

图片

图片

图4:标准数据库扩展检索


系统(平台首页检索)提示共有25项与“翻译”相关的标准。其中最上面一项是20233431-T-469《标准化活动规则 第5部分:国家标准英文译本翻译》,其正在起草中。而GB/T 19363.1-2022,即《翻译服务 第1部分:笔译服务要求》这一标准等同采用了ISO 17100:2015。同时搜索栏结果右侧,还附有“知识图谱”联想功能,即系统自动推荐与所用关键词相关的专业词汇,可帮助进一步扩展背景知识。这里需注意,扩展的知识,即使是单语资料,由于是“强相关”,也可供翻译参考。


2. 标准的更新


用标准需要注意判断所查标准的新旧,最好查询现行版本。标准编号的最后四位数提示其实施的年份。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通过年份信息,我们可以粗略地推测所查版本的新旧以及上一或下一版本的情况。如上述标准GB/T 19363.1-2022,实际上是对GB/T 19363.1-2008 《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的更新或替代,只是时间跨度稍长了些。所以查询时,关键词不加入年份信息,有助于查到最新版本。即使所查版本不是最新,对翻译也大有裨益,因为术语在前后版本中通常保持一致。


3. 标准的冲突


标准的冲突主要是译文术语表达的不一致,这通常出现在国际标准本地化采用中。


这类冲突部分因为是由于不同的机构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尤其是推荐性标准;也有部分是英文只有一种表达,而中文却细分成几种表达。比如:ISO/REMCO 定义了“Reference Materials”这项统一的术语,但同样是等同采用ISO Guide系列标准,我国计量系统将“Reference Materials”称为“标准物质”,与此对应,国家机构设有全国标准物质委员会(由原“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于2021年合并成立);标准化系统(设有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称为“标准样品”。


由于此类差异的存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标准CNAS-GL04,使用了双译,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指南》(Guidance on Using Reference Materials;等同采用ISO GUIDE 33:2015 Good Practice in Using Reference Materials),并明确说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是一个通用术语”。然而,GB/T 19703-2020(等同采用ISO 15194:2009)等将“Reference Materials”称为“参考物质”。


英翻中时,需考虑和这些国家机构标准保持一致,包括可以“双译”;但中翻英时,需厘清因果,切不可由于中文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和“参考物质”等表面上存在差异,反向翻译或“回译”(英译中后,再中译英)后变成三种英文表达。对于可能存在的术语差异或冲突,上述官方机构的标准数据库,都可以作为术语库进行术语验证。


4. 标准的错误


主要是术语对应英文发生错误,这通常出现在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在标准文件的“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项,有时会给出中文术语的译文。在级别低一些的标准中,我们已经多次发现这种错误。但整体来说,各种标准文件的可参考性都比较高。不过,一般还是建议优先使用高级别的有参照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


04
标准与提质增效


充分利用好各行各业的标准是一种重要和高效的翻译质量保证(QA)途径,“标准意识”其实也是“质量意识”。从译员角度说,养成查询或检索标准(无论原文有无提及)的习惯,有助于自身快速提升专业性和扩展翻译领域;从公司角度说,集体层面的标准积累,提升的是公司整体的专业性,同时能帮助公司扩展业务领域。而不论个人和公司,由于检索标准是系统性地减少单个查询方面的重复劳动,就达到了增效的目的。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CAT)已经成为翻译行业的标配,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 TM)和术语库(Term Base, TB)是CAT工具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可考虑增设适合翻译参考的标准题录,即技术标准库(Technical Standard, TS)


无论具体实现方式如何,翻译利用标准的思路可以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Computer Assisted Analysis,CAA),即将某个具体项目文件导入CAT系统时,利用关键词(如ISO、GB等)自动判断需要哪些行业标准,并给出提示为本次翻译项目服务。


一方面,项目经理不用浏览全文,即可获得一种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系统还可将已应用(已查询到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在线数据库(而非简单地堆积在数据文件夹中),并通过构建“逻辑链”供更多同类项目使用,像推荐术语一样自动推荐标准(即行业相关背景知识)或提供“知识图谱”。


TS可进一步指向具体的标准全文内容;而且可以与通常的双语TM/ TB不同, 考虑到知识的扩展,TS可以是多语和单语。


翻译的项目管理,其“提术语”也可以升级为“提标准”,因为标准本身就包含“术语集”;同时项目管理也需升级为“知识管理”,标准和标准扩展构成了支持翻译的知识背景。


“标准”这种世界通用语言(尤其是ISO等国际标准)可以架起各种语言(不仅是中英)之间的桥梁,所以“翻译”这种语言服务行业需要充分利用好“标准”以及相关的指南、规范和工具等,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ISO发布有各种规范(Good Practice),翻译行业的规范可以称为GTP(Good Translation Practice),即“翻译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翻译规范”。


05
标准与AI幻觉


以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展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赋能翻译的更多可能。但对于“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类网友恶搞,人工智能却有各种一本正经地解说(其实是胡说八道)(刘杰,2023),成为AI幻觉(hallucination)的经典案例。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数据集的优劣,决定了其生成内容(包括译文)的质量。


按照GB/T 40035-2021《双语平行语料加工服务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for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processing service),即使客户语料这种规模的资料“清洗”,也只限于“乱码及特殊字符等进行排查和纠正”。而大语言模型基于的是海量语料,其“去伪存真”和“出粗存精”的程度,直接影响了“由表及里”和“由此及彼”的智能表现。各种不专业的毒性语料(不论单语还是双语对照),常常误导非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员。而互联网上存在不少劣质、错误甚至虚假的信息,“折毛”能在中文维基百科上杜撰百万字古罗斯历史(冷思真,2022),信息可达到的虚假程度让人咋舌。


对于AI幻觉,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Lewis等人,2020年)通过外部知识源,提供了一种修正AI原始输出的方案。而具有官方背书的可溯源 “标准”,就成为RAG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



结语:以人为本


各行各业的官方标准,与时俱进地反映某个细分领域的最新进展,除了规范的术语表达,还有完整的技术细节,不论单语、双语还是多语,都是快速准确的译员好帮手。标准均由专家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闪耀着以人为本的光辉。不论人工检索、计算机辅助分析或AI内容生成增强,标准在翻译领域都具有提质增效的巨大潜力。



来源 | 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明、朱宪超

制作|绢生

审核|肖英 / 万顷

终审 | 清欢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