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2023年3月4日
[金晴中]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刚才,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指定王超先生为大会发言人。现在,请大会发言人发布大会议程和有关安排,并就大会议程和与人大相关工作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王超]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欢迎大家采访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刚才,大会预备会议通过了大会议程,十四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77人,目前已有2962名代表向大会报到,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换届的大会,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大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将大会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这次大会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大会议程共有9项:
第一项,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项,审查计划报告及草案;
第三项,审查预算报告及草案;
第四项,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第五项,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第六项,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七项,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八项,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第九项,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会议采访将综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现场采访、网络视频采访、书面采访等。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集中采访活动采用现场方式进行。
大会新闻中心官方网页将及时动态发布会议日程和议程,向中外记者提供有关会议文件、报道素材、采访联络等服务。
各代表团设立新闻发言人,代表团住地设立大会新闻中心采访室,积极支持代表接受采访,并就会议有关议题参与网络访谈、社交平台直播等,与网民互动。
大会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改进大会组织服务工作,坚持勤俭节约办会,不断巩固简朴务实的会风。
预祝大家工作顺利。谢谢!
[金晴中] 谢谢发言人。现在,请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纪念意义。过去40年,宪法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新时代十年,我国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现行宪法发挥的重大作用可以用“六个有力”来概括。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现行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新时代十年中,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进一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宪法在国家各项事业和各方面工作中得以贯彻体现。
我们设立了国家宪法日,实行了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了特赦制度。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宪法精神和有关法律原则,作出创制性规定,及时妥善处理。
我们按照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核心地位功能的要求,推进立法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工作;创制性运用宪法制度和宪法规定,应对治国理政中遇到的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对宪法有关外国投资、计划生育等规定的含义提出了解释性意见。
2022年12月,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的新篇章。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编制新的五年立法规划。请问,在过去五年,我国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哪些新进展?下一阶段,立法工作又将如何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通过宪法修正案,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2件;编纂完成民法典,重要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统筹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决定等丰富多样的立法形式;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立法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八个方面初步安排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具体说,这八个方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
目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正在向各个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将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
谢谢!
[亚洲新闻台记者] 去年,中国全国人大公布了对外关系法草案,其中包括中国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反制和限制措施。考虑到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包括涉及美国的挑战,上述措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意味着什么?中国外交是否会越来越具有攻击性?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一些国家出于私利,频频以不符合国际法的方式,滥用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对外国实体和个人进行肆意打压。这种做法和这种霸凌行径,被国际社会普遍批评为“长臂管辖”。中方一贯坚决反对这种做法。针对那些对华无理打压遏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中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予以反制。
对外关系法作为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有必要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对于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在法律中作出相关规定,予以坚决反制,是正当和必要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的法治建设,同样高度重视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的法治建设。
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成果,但也有个别国家质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引发了债务风险、中国对非洲的减债行动不力。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个别国家说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那我们可以看一看国际组织的统计数字是怎么说的。
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统计,中国不是非洲债务的最大债权方,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所持债权占到了非洲整体外债的近3/4,他们在非洲债务中才真正占据大头。
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非洲减缓债务压力,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和个案债务处理,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点上,我们愿意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一道,回顾成就、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发展。
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谢谢!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一段时间以来,中欧之间的分歧有所增加。如何看待欧方一些人士提出的“对华制度性竞争”,在美国因素、俄乌冲突等背景下,中方如何推进中欧关系?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去年以来,中欧关系稳定发展。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欧洲领导人频密互动,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反对“新冷战”和阵营对抗,反对经济“脱钩”,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致力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践行多边主义。
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看法不同,这很正常,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保持沟通协商。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战略分歧和冲突,有的是广泛的共同利益和长期积累的合作基础。
近年来,一些人渲染中欧是“制度性对手”,鼓噪“中国挑战”“中国威胁”,从根本上讲是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是为其自身私利服务的,这不符合中欧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也有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和历史潮流。
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对话合作,扩大贸易和双向投资,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次会议有一项重要议程是要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哪些?还有草案如何体现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这次修法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完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明确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三是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授权决定制度。四是贯彻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五是明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有关要求。六是明确监察法规的法律地位,完善部门规章制定主体。七是完善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明确地方立法中的区域协同立法及其工作机制。八是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九是加强立法宣传工作。
这次修法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确保立法工作中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情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
谢谢!
[新京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人大代表的。中国新一轮的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完成。您可否介绍一下我国人大代表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重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为76.75%。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了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各级人大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谢谢!
[凤凰卫视、凤凰网、凤凰秀记者] 关于香港的问题。之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制定了香港国安法,香港国安法出台了两年时间。全国人大如何看待法律的实施成效?另外,去年底,港区完成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如何去评价这次选举呢?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实际上你是问了两个问题,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实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法治得到彰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发展重回正轨,香港居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民调显示,75.7%的香港市民对国安法实施的成效感到满意。
去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作出解释,阐明了相关条文的法律含义,明确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及时妥善解决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依法选举产生了香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相信新一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一定会秉承爱国爱港、模范遵守宪法和基本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光荣传统,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
[路透社记者] 今年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幅是否会比2022年更大?将增加多少?如果增幅比过去大,原因是什么?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国防预算是国家整体预算的一部分,由全国人大审查批准。人大代表即将审议预算草案。具体的数字,到时候就能知道。
国防费的规模是综合考虑国防建设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而确定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国防费的增长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基本稳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幅度也是比较适度和合理的。
中国的前途同世界的前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反而是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谢谢!
[金晴中] 现在已经下午1点10分了,大家都很辛苦,谢谢大家!现在请提最后一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注意到,中国近年来修改和制定了多部贴近民生、反映民众关切的法律,还建设了很多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普通群众表达意见。新一届全国人大将如何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谢谢!
[王超] 谢谢你的提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贯穿立法全过程,制定了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治理需要的法律。
刚才你提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新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贯彻实施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机制平台,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谢谢!
[金晴中]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发言人!